董富記快報 Dungfookei

董富記快報 Dungfookei

Share this post

董富記快報 Dungfookei
董富記快報 Dungfookei
愛菲旋轉 - 5. 荒腔走板前六曲(3)

愛菲旋轉 - 5. 荒腔走板前六曲(3)

物種源始.貝貝重生 #33

Dung Kai Cheung's avatar
Dung Kai Cheung
Oct 25, 2024
∙ Paid
2

Share this post

董富記快報 Dungfookei
董富記快報 Dungfookei
愛菲旋轉 - 5. 荒腔走板前六曲(3)
Share
梁偉恩繪

正的說話好像一個句號一樣,把話題帶向終結。三人一時無話,各自呷著茶,眼神相錯。愛詩突然改變嘴巴的彎度,把話題引回正的身上,說:

今天晚上在牛棚的那個荒腔走板說唱團的演出,聽說你也有份。

正不卑不亢地說:

不敢當。我只是在演出前做一場簡短的講解而已。我跟這個樂團的幾位師傅早就認識,聽他們說想找一位解說員,我便唯有濫竽充數吧。因為搞民俗音樂研究的關係,我做過不少跟歌者和樂師的訪談。加上對粵語說唱曲藝的興趣,我又經常四處求教問道。所以便有機會認識幾位師傅,在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。

可以給我們先介紹幾句嗎?我和愛菲也很感興趣。

欣然從命!這個樂團,成員們的來頭也殊不簡單。先說領班霍聞香,本身是個名廚,自己開了間高級酒家,但據說他小時候因為一次大病,導致嗅覺神經受損。一個沒有嗅覺的人卻跑去學廚,而且一舉成名,是個奇蹟。但一個奇蹟還不夠。他是那種要不斷屢創奇蹟的人。因為醉心粵曲,自己也玩得一手好琵琶,霍師傅忽發奇想,決定組一個自己的樂團,發揚粵地區的傳統曲調。其他幾位如何走在一起,除了因緣和合,找不到其他解釋。當中的歌者和說書人叫做劉成色,是個失明人,和傳統的南音瞽師一樣。他本來是學西洋聲樂的,唱西方古典歌劇也頗有成績,但自從聽過著名瞽師杜煥的錄音,便轉而鑽研粵曲的唱法,風格為之一變,有人說他的唱腔的確有杜煥的風範。負責填詞和撰寫故事的薛震聲,卻是個聾人。他是三十幾歲才因為一次交通意外而失聰的,之前是個流行曲填詞人,後來潛心研讀粵曲曲譜,寫起曲來竟然頭頭是道。吹管樂的是一個老頭,是隊中年紀最大,叫做孫珍味,是個走江湖的老行家,人卻是個啞巴,而且失去了味覺,聽說是小時候受到感染所致。更厲害的是拉弦樂的莫感觸,是個胡琴和大、小提琴能手,但他執弓的右手是義肢。更難以置信的是,他是十六歲因意外失去右手之後,才開始學弦樂器的,而且一下子便得到了非凡的成績。最後一位是負責梆板的趙廣法,是個智障人士,但從小便對敲擊和節奏有特別的異能,拿過不少獎項,是個著名的傷殘敲擊樂家。

這六位師傅合稱「風塵六友」,組成的樂團名為「荒腔走板」,取其有異於主流大調的意思。既然是「說唱」,包含的範圍很廣。他們不只玩一種粵曲形式,從較正統和普及的粵劇,到令人覺得比較高雅的南音,到較為通俗和近乎失傳的木魚、龍舟和板眼,都是他們探索的領域。他們一方面往傳統裡發掘,保留甚至是嘗試「復原」一些舊的形式,另一方面卻又往未來展望,實驗粵語曲種的可能性。可以說,他們致力於創造性的考古,又或者以考古的方式從事創造。如此一來,一種藝術形式便得到了時間的豐厚度。這次他們的《三毫子小說》,就是集中在粵謳這種已經失傳的曲種上的嘗試。關於粵謳這種形式,我會在今晚的演出前再簡單作點介紹。

This post is for paid subscribers

Already a paid subscriber? Sign in
© 2025 Dung Kai Cheung
Privacy ∙ Terms ∙ Collection notice
Start writingGet the app
Substack is the home for great culture

Share